中心活动

中心简介 机构设置 中心主任

当前位置 首页 中心概况 正文

中心举行2018-2019学年第三十三期学术活动

2019年6月26日,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1楼报告厅(C1-24-26)举行2018-2019学年第三十三期学术活动。会议由梁丽艳教授主持、刘冠泽副教授、赵艳博士、郝冰博士等中心老师及38名研究生参加此次学术活动。在此次学术活动报告会上,王明辉以“Analysis of microRNA reveals cleistogamous and chasmogamous floret divergence in dimorphic plant”为题,汇报了MicroRNA是一类内生,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小RNA,其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种子、小花、果树和花粉粒中CH和CL的形态差异;并对CH和CL花中的小RNA进行表型分析,同时研究小RNA与靶基因的相互作用,研究阐明了小RNA介导对无芒隐子草CH和CL的调控作用机理。姜伟民以“Local and distal effect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on direct pathway Pi uptake and root growth in Medicago truncatula”为题,汇报了植物Pi从土壤中摄取的途径有两种:通过根表皮细胞(直接途径)或通过与丛枝菌根(AM)真菌的相关性,这两种途径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本研究调查了不同土壤磷水平下AM定植对直接根系吸收和根系生长的远端和局部影响。以三个不同磷水平, 接种或不接种AM真菌,当根生长到一半时用 33P标记。AM真菌的定殖局部地降低了直接磷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但在野生型中没有降低。在mtpt4突变植物中,直接磷转运蛋白基因和磷饥饿诱导基因Mt4比野生型根更高表达。在野生型植物中,与非菌根植物相比,当另一半根被AM真菌定殖时,通过非定殖根的直接途径吸收较少的磷。AM真菌的定殖强烈地影响局部和远端的根生长,并局部地引导根中磷摄取活性,但对远端直接途径活性的影响很小。对mtpt4突变体中AM定植的反应表明,在野生型中,定殖根的磷浓度增加是驱动AM定植对直接根中磷摄取的影响的主要因素。彭小祠以“Impairment in karrikin but not strigolactone sensing enhances root skewing in Arabidopsis thaliana”为题,汇报了根形成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在生长方向和分枝模式上变化,以有效地寻找营养。Karrikins受体 kai2(karikin不敏感)α/β-折叠水解酶和富含亮氨酸F-box蛋白max2(更多腋生2)的突变,共同感知karikins(烟源性丁醇类),导致拟南芥根偏斜的改变。这种表型与d14α/β-折叠水解酶和max2对内源性独脚金内酯的感知无关。在感受到配体后,在泛素化和通过26S蛋白酶体降解之前,Kai2/Max2复合物与其他靶蛋白一起形成。利用遗传方法,发现Smax1(max2-1的抑制因子)/Smxl2和Smxl6,7,8(max2-1样的抑制因子)可能是根偏斜背景下kai2/max2复合体的降解目标。因此,在拟南芥中,kai2和max2起到了限制根系偏斜的作用,而kai2的重力和机械感测反应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

 

 

友情链接云南农业大学| 农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