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1楼报告厅(C1-24-26)举行2024-2025学年第15期学术活动。本次会议由赵明教授主持,陈军文教授、唐卿雁副教授以及中心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在此次学术活动报告会上,张永康以“Hyperproduction of 7-dehydrocholesterol by rewiring the post-squalene module in lipid droplets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题进行文献分享。本研究探讨了脂滴(LDs)在酿酒酵母中对7-脱氢胆固醇(7-DHC)合成的影响。研究发现LDs能隔离大量7-DHC前体角鲨烯,限制其合成。通过在LDs上重构后角鲨烯途径,7-DHC产量提高了28.7%。进一步优化三酰甘油降解和酯化途径,7-DHC产量增至792.9 mg/L。降低NADH/NAD+比例后,摇瓶和3-L生物反应器中的7-DHC滴度分别达到867.6 mg/L和5.1 g/L,创历史新高。研究为利用LDs提高甾体化合物合成效率提供了新策略。
刘伟英以“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wo highly branched polysaccharides from corn silk fermented by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gainst acute liver injury”为题进行文献分享。本研究采用植物乳杆菌发酵从玉米须中分离纯化了多糖(F-CSP-W/S)。水洗多糖(F-CSP-W)主要由葡萄糖(Glc)、半乳糖(Gal)、阿拉伯糖(Ara)、木糖(Xyl)、甘露糖(Man)和微量氨基葡萄糖(GlcN)、葡糖醛酸(GlcA)组成;盐洗多糖(F-CSP-S)主要由Glc、Xyl、Gal、Ara、GlcA、半乳糖醛酸(GalA)、鼠李糖(Rha)、Man和微量GlcN组成。对多糖的化学结构分析,表明F-CSP-W/S为高支链多糖,主链为α-1→4-Glcp,支链为α-1→3-Galp,阿拉伯木聚糖结构主要由β,1→4-Xyl、α-Ara和4-O-Me-α-t-Glcp UA组成。F-CSP-S具有较高的分支度,其侧链含有部分甲基化α-1→4-GalUA和1→2-Rhap,与阿拉伯木聚糖共价结合。F-CSP-W和F-CSP-S均可通过肝脏指数、血清酶活性和肝脏组织学变化等指标改善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该研究证明Glc和Gal的含量以及阿拉伯木聚糖侧链在发挥肝保护活性中可能起着关键作用。
张金金以“MYB168 and WRKY20 transcription factors synergistically regulate lignin monomer synthesis during potato tuber wound healing”为题进行文献分享。该研究通过转录组分析鉴定了两个块茎损伤后诱导表达的转录因子StMYB168和StWRKY20,以及两个木质素单体合成的关键基因StPAL5和StCAD14。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StMYB168可直接与StPAL5和StCAD14启动子结合激活这两个基因,StWRKY20虽不能直接激活StPAL5和StCAD14,但可与StMYB168互作形成MYB-WRKY复合体发挥协同作用。该研究从转录调控水平揭示了StMYB168-StWRKY20模块协同激活马铃薯块茎伤口处木质素单体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为揭示损伤马铃薯块茎伤口处封闭层形成的转录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在此次学术会议上,三位汇报人PPT制作精美,讲解流利、清晰。参会的老师和学生就这三位所汇报的内容提出了感兴趣的问题,与汇报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此次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启示。
(刘亚红 供稿)
(何澍然 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