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中心简介 机构设置 中心主任

当前位置 首页 中心概况 正文

中心举行2025-2026学年第4期学术活动

本站消息:202510月8日,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东校区立德苑1栋2楼学生社区共享交流空间会议室举行2025-2026学年第4期学术活动。会议由赵明教授主持,唐卿雁副教授、和四梅副教授以及中心全体研究生参加此次学术活动。

在学术报告会上,陈碧环博士以“Dihydroartemisinic acid dehydrogenasemediated alternative route for artemisinin biosynthesis”为题进行文献分享报告。该研究在ART生物合成中成功鉴定获得活性酶AaDHAADH,填补了AA生物合成DHAA关键酶的空白。同时,本研究在酿酒酵母中实现了DHAA的从头合成,在5L生物反应器中的产量达到3.97g/L,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本研究在本氏烟草中重构了ART的生物合成途径,进一步验证了AaDHAADH在植物体内的催化功能,也为ART的工程化植物合成提供了新的元件和思路。

刘祥宇博士以“A chromosome-level Mitragyna parvifolia genome unveils spirooxindole alkaloid diversification and mitraphylline biosynthesis”为题进行文献分享报告。该研究成功构建了小帽柱木M. parvifolia)的染色体水平基因组,揭示其异源四倍体(2n=4x=44)特性及近期全基因组复制(WGD)事件。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表明,该WGD驱动了鸡纳亚科(Cinchonoideae)与咖啡族(Coffeeae)的分化,并促进了单萜吲哚生物碱(MIA)合成通路基因的扩张。通过整合多组织转录组与靶向代谢组数据,研究锁定与strictosidine synthase(STR)共表达的关键候选基因。最终,利用本氏烟草瞬时表达系统,解析了mitraphylline生物合成的最终步骤:由细胞色素P450酶MpSOS催化,将(3R)-epi-ajmalicine转化为具有药理活性的螺氧化吲哚核心结构。

王清艳博士以“Ancient and recent gene duplications as evolutionary drivers of the seed maturation regulators DELAY OF GERMINATION1 family genes”为题进行文献分享报告。该研究证明了DFGs分化为DOG1, DOG1-LIKE4 (DOGL4), DOGL5DOGL6四个谱系,而DOGL1DOGL2DOGL3分别出现在DOG1谱系中。本研究提出的系统DFG命名法解决了目前DFG注释不一致的问题,突出了被子植物中DFG基因组的同型性。本研究还记录了隐藏在早期分化的被子植物基因组中的DFG假基因或折叠编码序列,其暗示了在被子植物的进化过程中DFGs的远古诞生和消失。根据作者提出的模型发现DFG多样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现存被子植物的最近共同祖先。另外本研究还讨论了在非开花植物中存在单一形式的DFG。通过对裸子植物、石松植物和苔类植物的DFGs以及在苔藓和藻类中发现的类似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DFGs在苔藓谱系分化之前从TGACG基序结合转录因子基因中分化出来。

在此次学术例议上,三位汇报者选择的文献质量高、研究内容新颖,汇报讲解简洁,分析讨论到位,PPT制作精美。参会的教师和研究生,就三个报告的内容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与汇报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充分体现出文献所展现的学术价值。


(供稿:李晓玲)

(审核:张艺馨/陈军文


友情链接云南农业大学| 农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