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消息:天麻是云南省第二大中药材品种,种植面积11万亩,农业产值29亿元。自“天麻之父”周铉教授在彝良小草坝推广天麻种植技术以来,在我国已有4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一直没有品种之分,只有乌天麻、红天麻、杂交麻等形态颜色分类,品质参差不齐,市场较为混乱。
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昭通天麻研究院、昆明鸿垚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经多年系统选育,选育出‘昭乌’、‘滇乌’、‘翡翠’系列5个乌天麻品种,并获得品种登记证书。打破了天麻没有品种的现状,突破了天麻产业瓶颈,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应用。该系列品种口感糯润甜,麻型圆润饱满,有效成分含量均大于0.39%,是药典标准的1.56倍;巴利森苷系列化合物总量超1.74%;支直淀粉比超过59.5;多糖含量大于6.66%。截止2023年,5个品种已在省内大面积示范推广,其中彝良小草坝推广种植3000亩、昆明禄劝推广9000亩、腾冲推广5500亩。
2024年1月1日,云南轿子雪山高品质天麻产区乌天麻系列新品种测产现场会在昆明市禄劝县转龙镇鸿垚种植基地举行。测产结果表明,‘滇乌麻2号’亩产量2245.38公斤、亩产值32.56万元;‘翡翠麻1号’亩产量1920公斤、亩产值21.72万元。打造了以中药材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
2023年11月9日国家卫健委将天麻等9种物质正式列入食药同源目录,标志着天麻将正式走向百姓餐桌。2024年元旦期间,中心与腾冲市政府联合举办乌天麻系列品种品鉴会,邀请当地美食家协会、麻农、游客等近百人参加盲评,选取湖北、安徽、小草坝的特级乌天麻,分别在禄劝和腾冲种植‘翡翠麻1号’特级麻,采用传统蒸制方式,品鉴出最具鲜食口感的乌天麻品种。品鉴结果表明,在禄劝和腾冲种植的‘翡翠麻1号’口感最糯润,是最具鲜食口感的乌天麻品种。
5个乌天麻系列品种在云南首次产业化应用标志着我省天麻产业在国内已处于领先,在耕地“非粮化”背景下,天麻作为顺应林下经济与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的中药材品种,迎来了重大产业机遇,此系列乌天麻品种必将引领天麻药食同源产业发展。
(郝冰供稿)
(陈军文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