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中心简介 机构设置 中心主任

当前位置 首页 中心概况 正文

中心以腾讯会议形式举行2019-2020学年第25期学术活动

本站消息:2020年5月11日,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腾讯会议(会议 ID:608 754 995)举行2019-2020学年第25期学术活动。会议由何澍然博士主持,陈军文教授、赵明教授、张广辉教授、刘涛教授、刘冠泽副教授、赵艳副教授、和四梅博士及中心67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在此次学术活动报告会上,陈庚以“雪胆葫芦素F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功能研究”为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比较了雪胆属不同植物中雪胆素含量差异,并结合转录组分析筛选出大量参与葫芦素F生物合成的相关候选基因,并克隆和表征了相关基因(HcSEs,HcOSCs和HcATs)的功能。然后基于基因共表达和组织特异性表达联合分析,挖掘出催化C-3酮基或者C-3α羟基、C-22酮基和C-16α羟基形成的候选基因,同时构建了高产前体葫芦二烯醇的酵母底盘和烟草瞬时表达体系。

王禹以“杜鹃花色及其自然杂交种花色苷遗传研究”为题,汇报了杜鹃花是世界名花,属于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目前国内外对杜鹃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起源及生态分布,气候变化对其生长影响和多样性保护,以及杜鹃花丛枝菌根、对生物逆境胁迫的抗性、药用价值、遗传育种等方面,而对杜鹃花色成分的研究多集中于自购标品进行比对,一股标品数量都较少,只能检测出已有标品在所研究杜鹃中的含量,缺乏对杜鹃花色成分的整体认识。本研究通过代谢组学更加全面的探究杜鹃花色成分,比较杜鹃花色白色与淡黄白色、白色与粉紫色、白色与红色、淡黄白色与粉紫色、淡黄白色与红色、红色与粉紫色之间的代谢物成分含量变化以及相关代谢通路中代谢物变化情况,阐明4种杜鹃花色变化的原因,以期为杜鹃花色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后续进行全基因组或代谢组等探究杜鹃花色呈色机理奠定基础。

      董益以“不同光梯度对半夏生长特征及光系统功能研究”为题,汇报了为探究半夏对不同光照环境的适应策略和光保护机制,本研究以不同环境光强(100%、55.56%、16.67%和5.56%全日照)下生长的半夏为材料,通过对半夏表型形态结构、叶片组织结构、叶片细胞结构、叶绿素含量、光合碳同化能力、次生代谢产物、光系统、光合电子传递能力、对高温高光耐受机制、光合基因表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系统的研究半夏对不同光照环境的适应机制,为半夏栽培环境的光照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廖秋红以“滇重楼内生细菌分离鉴定及其促生机理研究”为题,汇报了通过滇重楼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丰富药用植物内生菌资源,对促进滇重楼生长及有益内生菌株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理论和数据支持。研究滇重楼内生菌的促生提质机理,为滇重楼促生内生菌增加滇重楼甾体皂苷物质积累、应用于滇重楼生产、提高滇重楼栽培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缓解市场对重楼需求量大与自然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促进滇重楼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探索在保证具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同时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本期Seminar以研究生毕业生汇报研究论文为主,在视频学术会议上,同学与老师对感兴趣和疑惑的问题向汇报者积极发言提问。同时,老师对汇报内容做出一些批评与指导,要求同学认真修改与完善。

 

友情链接云南农业大学| 农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