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中心简介 机构设置 中心主任

当前位置 首页 中心概况 正文

中心举行2024-2025学年第26期学术活动

本站消息:2025年4月16日,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1楼报告厅(C1-24-26)举行2024-2025学年第26期学术活动(暨硕士生毕业预答辩)。会议由赵明教授主持,唐卿雁副教授、和四梅副教授、范青飞助理研究员及中心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在此次硕士生毕业预答辩会上,周德以“天麻多糖的低共熔溶剂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为题,阐述了天麻为云南道地药材,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天麻多糖为主要的活性成分,但是目前的提取率低限制了其应用。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低共熔溶剂(DES)提取天麻多糖,并与传统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提取的多糖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活性,且三种多糖可以缓解H2O2诱导的HepG2细胞的抗氧化损伤。DFT结果表明,DES14提取天麻多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与天麻多糖形成氢键增加天麻多糖的溶解度提高提取得率。本研究旨在为天麻多糖及其他植物活性多糖的提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借鉴意义。

赵敏以“三七茎叶复合助睡眠凝胶软糖的制备与品质特性研究”为题,阐明了睡眠障碍是现代社会常见的慢性健康问题,开发非药物干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中医药“复方协同”理论,选用三七茎叶(镇静安神)、天麻(平肝潜阳)、茯苓(健脾宁心)和酸枣仁(养肝助眠)构建食药同源组方,通过斑马鱼试验评估其助眠效果,并创新性地采用凝胶软糖剂型,改善传统中药适口性差、吸收率低的问题,为睡眠障碍人群提供安全便捷的功能食品选择。

线小云以“三七稀有皂苷组分相关SNP分子标记开发”为题,阐述了通过对三七群体的稀有人参皂苷品质性状鉴定及其重测序,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出与三七中稀有人参皂苷紧密连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利用基于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的基因分型标记方法,筛选三七稀有人参皂苷的SNP标记,以期为三七品质育种提供依据。

杨国琴以“两种花香速溶普洱熟茶的研发”为题,阐明了速溶茶香气一直都是速溶茶产业发展的痛点,在速溶茶发展过程中添加花卉为速溶茶增香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将两种花卉应用于普洱速溶茶,开发出两种具有花香的速溶茶,为突破速溶茶风味瓶颈及云南特色茶资源精深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路径。

在此次硕士生毕业预答辩会上,四位同学预答辩过程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PPT阐述自己论文的选题目的、理论框架、研究问题的方法及其实际意义。课题组老师以认真治学的态度和严谨规范的学术精神,听取了四位同学的预答辩陈述,并分别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提问和点评。四位同学思路清晰、系统深入地回答了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并虚心接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

(李晓玲 供稿)

(赵    审稿)


友情链接云南农业大学| 农科院